北京白塔寺
2025/03/27


北京白塔寺

编撰/夜明珠

 


北京妙应寺白塔,又称“释迦舍利灵通之塔”,从塔名可以得知宝塔之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妙应寺白塔因通体白色,故俗称“白塔”,元时有“金城玉塔”之美誉。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元朝国师亦怜真与尼波罗国(今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分别负责装藏和建造事宜,并迎释迦佛舍利藏于塔中,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六月三十日,大圣寿万安寺在雷雨中遭受雷火袭击,仅白塔、东西二影堂等建筑幸免。明宣德八年(1433年),寺庙修复,改称妙应寺。康熙乾隆年间几经修葺,现仅白塔为元代遗物。

 

妙应寺白塔形制是依据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佛塔式样,采用尼泊尔特有的覆钵式喇嘛塔的造型建塔。 妙应寺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为砖石结构。下有三层台基,台基上覆莲托位平面圆形塔身,再往上为塔脖、十三天、青铜宝盖和宝顶。白塔比例匀称,高50.9米,状如覆钵,其制如盖,通体雪白。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葫芦矗立在密集的北京民居之间。 

 

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遗存下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是北京最早的藏传佛教佛塔,也被认为是北京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


2003年妙应寺白塔首次公开展览了当年乾隆在修建白塔时敬装在白塔鎏金塔尖里的33颗佛舍利等镇寺之宝。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妙应寺白塔塔尖被震歪,1978年进行修缮时才发现供奉于塔尖的33颗佛舍利。

 

(信息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百佛增塔 下一篇天宁寺塔